每週文章

Go Home

不認識上帝與魔鬼

日期:11月26日 2006年

作者:麥耀安


        相信大家已經明白中國儒家的「盡性」,靠自力成聖的觀點,以及這種觀點不足之處。佛家有輪迴之說,這一世不成功,還可盼望來生,但儒家不講死後的生命,若連新儒學的代表也承認聖人也「常有所憾」,所有人的生命都「陷溺」,那麼儒家的成聖之路將永遠不能到達終點。

 

        基督教的起步點是承認人靠自己根本不能成聖,因此必須被救贖,人性被更新。基督教相信在人以外有一個絕對的「他者」,一個超越的上帝,在神的反照下,人可以看見自己的墮落失敗。儒家沒有這一面鏡子,所以看不見人的真像。因此,儒家雖然承認人有陷溺,但經歷不夠深,沒有基督徒那種被罪綑綁的痛苦經驗,對人性中的劣根性了解不足,所以對人性有點盲目樂觀。儒家表面上多講美善仁愛,實質對聖善完美沒有足夠認識(「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可十18)。儒家在善惡兩端的鐘擺不夠寬,既不認識上帝,也接觸不到魔鬼,只能在人類自己身上下工夫。

 

        儒家的成聖觀強調人的努力,不是驕傲自大,而是反映儒者的怯懦,不敢走出自身以外追求更廣闊的前景。由於沒有罪的觀念,儒者做錯事或沒有做好事,只會心感不安(新儒家解釋「仁」是道德的不安感),但因沒有神的保證,良心必須自找安穩之所,故儒者永遠憂患,聖人必有所憾,成聖是沒把握的事。但基督徒成聖之路是由神付出了血價,他有稱義和成聖的把握,他的平安沒有人能奪去。





毅行者的體悟

日期:11月19日 2006年

作者:凌民興


        「0651 “Oi Man Alliance Church代表隊,請上台接受證書……」此刻,心情異常激動,連聲感謝主!

 

        『毅行者』吸引之處在於似難非難,似易不易。廿多年前,本已有意接受挑戰,奈何當時心漏初癒,血壓奇低,唯有盼望有天能夢想成真!無論如何,既蒙神醫治,我就從那時開始遠足鍛鍊體質。終於,機會來了!

 

  今年九月,在教牧祈禱會午膳席上,黃偉佳先生問我有否興趣以候補身份參加『樂施毅行者』,我不假思索便馬上回答:「有!」(其實,我的一雙膝蓋和腰骨都曾受傷,這是隱憂。)由「佳哥」率領,跟周佩佩、盧子良及梁小聰幾位年輕小伙子操練了兩次,我們便組成了三少一老的「夢幻組合」!我們都是『毅行者』新丁,然而憑著意志、彼此守望,與支援隊的打氣,我們竟能征服麥理浩徑(MacLehose Trail)廿多座高山、跨越死亡路段,最後全隊平安抵達終點,以42小時29分完成100公里的創舉! 

 

感謝「麥叔」及「佳哥」慨允我這寶貴的機會!謝謝康琪姑娘及眾肢體在檢查站上殷勤細緻的招呼,讓我嘗到帝王般的服事!你們的勗勉與笑靨給我注入無比的動力。三位隊友對我的接納,當我正像蝸牛般踉蹌寸進時,他們仍願佇候,並時加慰問關心!此外,幾位情願陪伴我們走過一段又一段路程的肢體(恕未能一一提名),我願藉此向您們表達由衷的道謝!

一生最少要行一次『毅行者』,此言甚是。這次歷程渡過了兩次日落日出,在漫漫長路上體悟迥異的際遇。驕陽下,攀越登天峻嶺,步履何等沉重!漆黑中,徘徊密林幽徑之間,可有進路?面對種種困難,叫人深感乏力無助,人生路何嘗不是如此?猶幸有主同行前導,祂也會藉著我們身旁的人幫助我們,哪又何懼難處與挑戰?

 「信念沒改變,從未怕路遠!」誠然是『毅行者』的精神,我卻深信一切都在乎神,我們一生的好處也不在祂以外。願彼此共勉,在人生路上彼此匡扶,奮勇前進!







人自己不能作標準

日期:11月12日 2006年

作者:麥耀安


        儒家說人性本善,不必事事尋求天意,只需「盡性」,即順著善的本性去生活,就可以成為聖人。儒家相信在人裏面就有一個聖人,若要成聖,只需向裏面尋找。儒家把人的一切希望都押注在人自己身上,如此樂觀,我要問,這種樂觀有什麼基礎?

 

  儒家假設人只要努力,都可以做聖人。但實際上人是在罪惡或陷溺之中,「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七18)正因如此,儒家才談成聖,若人人都是聖人,何須再講。不過,新儒學代表之一的牟宗三說,沒有人可以自封聖人,必是後人尊稱,而且「性海無盡」,「盡性」是一個無限過程,換言之,沒有人曾經成聖,即使所謂聖人也「常有所憾」。 這樣的說法,實際是告訴儒家的追隨者,成聖其實是妄想,所謂成聖只是盡其在我而已。

 

  從「人性本善」到「盡性」到「成聖」,中間有一個假設:人可以發揮道德的最大可能性和潛力。千百年來,這個假設已經被所有人證明是錯誤的,「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三10)儒家與共產主義的信徒同樣天真,認為人性會有自我完善的一天。聖人是個理想,是人生的目標,但儒家錯認了一件事,它把終點當作了起步點,而且這個終點從來沒有人到過,所以儒家的成聖的問題是,它雖有崇高的理想,卻沒有清楚的標準、沒有明確的目標。人若以自己作為標準,必然搖擺不定,每下愈況,成聖之路只會愈走愈艱難。故此,人必須被救贖,人性也必須被更新。





儒家成聖之路──盡性

日期:11月5日 2006年

作者:麥耀安


       儒家認為,「天命下貫於人而為人的性」,即是說,人的來源是天,這個天不單造了人的身體,也給了我們人性。這個人性,有別於禽獸,因為人有仁義道德,禽獸沒有。

 

  我們生而為人,就要做人,不要做禽獸。由於人是天命所生,儒家認為做人的一切條件其實已經存在於人裏面,而且不必再尋求什麼「天志」,即神的旨意。由於人性中具有天命,人只要順著人性去過道德生活,儒家稱為「盡性」,就可以成聖。這就是孟子所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盡心篇》用現代的話來說,做人的程式已經寫在人裏面,人只需按照built-in的程式做人,就是事奉天,就可以成為聖人。

 

  這就是儒家的「人性本善」的說法。人從來沒有「墮落」,沒有背叛神,所以也沒有罪。人心是純潔的,與天相連,好善惡惡是天生的道德觀念,不需學習,不必神頒布律法。人生最合理的事,就是順著人性、直覺去做人,在這以外的打量計算,就是私心、私慾。所以,儒家之所謂成聖,是首先肯定人性本善,並且盡量發揮這種天賦的人性,把人性發揮到極點,就是「聖」了。

 

  由此可見,儒家成聖之路,不假外求,完全靠人自己的力量。由於人沒有「墮落」,沒有「犯罪」,所以不須拯救,也不必認罪。但這條成聖之路是否可行?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其他更基本的問題:我怎麼能知道自己發揮了人性?儒家雖然不說人「墮落」,卻承認人有「陷溺」,人若不完全,怎可以成為自己的標準?





昔日文章

2021     1月
2020     1月     4月
2019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2018     1月
201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201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4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3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2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1     1月     2月
2010     1月
2009     1月     2月     3月     4月
2008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