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文章

Go Home

得到上帝的待遇

日期:7月30日 2006年

作者:麥耀安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要取馨香的香料,就是拿他弗、施喜列、喜利比拿;這馨香的香料和淨乳香各樣要一般大的分量。你要用這些加上鹽,用做香之法做成清淨聖潔的香。這香要取點搗得極細,放在會幕內、法櫃前,我要在那裏與你相會。你們要以這香為至聖。你們不可按這調和之法為自己做香;要以這香為聖,歸耶和華。凡做香和這香一樣,為要聞香味的,這人要從民中剪除。」(出埃及記三十34-38

 

   人最大的錯誤是想做上帝,我要自己決定一切,我要享受上帝的待遇。中國大陸有一段時期把消費者稱為「上帝」,消費者永遠是對的,只要我們肯花錢,就有上帝的待遇。

 

  這段聖經教以色列人做香。這香要放在會幕內、法櫃前,神要在那裏與人相會。不要誤會,這香不是在神人相會時製造情人相會的浪漫氣氛,而是人見神的時候燒起這香,使香的煙雲遮掩約櫃,免得神看見人的不潔,起來擊殺他(利末記十六11-13)。人在至聖所裏燒這香,只有驚嚇,沒有浪漫。

 

       這香要分別為聖,歸給耶和華,人不能為自己做這香,為要聞香味。人生有很多美好事物,我們都想據為己有,不過耶和華想我們了解一件事,就是神是神,人是人。人生絕大部分美好的事物是人可以享用的,但有一些是分別為聖,獻給神的。人不是上帝,我們有自由,但自由是有界限的,人的界限是神。驕傲的人時常想超越其界限,進侵神的境界,享受神獨享的尊榮和待遇。神說,這人要從民中剪除。

 

        然而,若人能夠謙卑地來到神面前,尋求祂的面,服侍祂,卻可以與神一同享受福樂。祭司在至聖所燒這香,雖然戰兢,卻可以聞其他人不能聞的香味;而一般製香的人在做香時也可聞到;只要甘心回應神的呼召,謙卑服侍祂,不必強求,也能得到上帝的待遇。





平常而喜悅的經歷

日期:7月23日 2006年

作者:麥耀安


       夏令會結束時,我們快要離開營地,至少有三起人來對我說,期望明年再籌辦夏令會;有人甚至要求:「明年可否給我們分配一間海景雙人房間?」

 

  弟兄姊妹一到營地,就給那裡的環境和風光迷住了。夏令會的第一個節目,就是到處參觀別人的房間,也有人立即動腦筋,想換取更好、更舒適的房間,而且竟能如願。人人都期待過一個愉快的「三日兩夜」,而天父的恩典也很豐富,正如籌委會主席黃志明說,夏令會的三天,是幾個月來天氣最好的,天文台預測的傾盆大雨,已經在夏令會開始的前一個夜晚下完了。

 

  這幾天我遇到的都是美好的事物。人生半百,才第一次嘗試撐獨木舟,導師要求我們做一些有趣的傻事,在海中心爬出獨木舟,跑過幾隻小艇後跳進水裡;導師只提出一個原因:進行水上活動,沒理由不濕身。也有人是第一次玩繩網、第一次到野外探索生態、第一次看見這麼澄明的夜空……

 

  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多青少年人在身邊團團轉。夏日永遠是屬於年輕人的,「老餠」沒有那種勁力、意態和聲浪;在他們中間,我也不須維持什麼身份尊嚴。除了營地本身的營規外,沒有其他規條,這是不必要的,因為大家來這裡是享受神的創造,享受悠閒的時光,享受共處的喜樂,不是看著一條條規舉做人,既然大家的目標是共渡美好的時光,就沒有人想到要做些什麼事,去破壞這一段美好的經歷。有講員讚揚我們的年輕人,雖然有人打瞌睡,但大多數人帶著疲憊的身軀,仍然專心聽講座,這在近年的營會中已很少見。

 

  營會中沒有動人心魄的講道,沒有痛哭流淚的分享,沒有此生不渝的立志。但就在平常而喜悅的生活中,大家共同經驗神的同在,享受神的供給,享受群體的生活,這已是十分好的屬靈經驗。







人生是否難以圓滿?

日期:7月16日 2006年

作者:麥耀安


        球王施丹一頭撞到對手的胸膛上,足球評論員說,他的英名「一朝盡喪」。評述員說,十一億電視觀眾中,有很多小朋友,施丹的一時衝動,讓他們傷心和失望。我不是小朋友,沒有傷心和失望,但有點氣餒。人的一生,是否一定會有污點?人生是否難以圓滿?

 

  我不是完美主義者。相反,我偏向於注重現實,而從別人和自己身上,也清楚知道世上沒有完美的人,每一個人都有他的衝動、偏執、譏諷、無心之失、錯誤和罪惡。喜歡足球的人,或只看世界盃決賽的人,並不要求施丹是一個完人。我們毋須知道施丹的私生活,也不以他的個人操守去評斷他。我們只希望在球場上看見他努力比賽,展現他的足球智慧和天才,即使偶爾有粗暴的攔截,或者場上一般的欺詐行為,球迷都不會太在意,況且施丹一向有很好的球品,一代球王,當之無愧。然而,就在他個人最重要的人生舞台上,最後一幕卻這樣完結,確實令人感傷。

 

  絕大多數人是平凡人,但在平凡人心中,都希望世上有英雄,讓人自己覺得,人類畢竟不是一無是處。在現代傳媒強大的威力協助下,我們努力去「製造英雄」或「造神」。但英雄可能根本沒出現過,或很久以前已經在世上消失了。世界領袖的誠信原來早早破了產;百米飛人原來是借助禁藥;外表美艷溫婉的王妃原來是如此空虛寂寞;每一代的球王,似乎都不能夠在場上控制自己的脾氣。

 

  施丹也只是一個普通人,我們不應對他太苛刻。世上畢竟沒有英雄,沒有完人。這是我們的幻想。上帝的創造是好的,但在墮落的世界中,沒有完美,所以不應該有完美主義者。也因此,世上沒有球王,只有受到刺激一時衝動的施丹,這不會影響我欣賞他的球技,但可惜,上星期是他的最後一場比賽。





擴張境界

日期:7月16日 2006年

作者:麥耀安


        在神的心意中,愛民堂是一間怎樣的教會?這是我在愛民堂全職事奉四年以來,時常思想的問題。回顧過去幾年,我看見神的手一直在引領愛民堂的事奉,慢慢重新建立愛民堂的個性。

 

        我在上任第一年的會眾大會中,介紹了兩間教會和兩位牧者:聖潔會永光堂和伍山河牧師,以及宣道會方舟之家和徐玉瓊牧師。前者是一間數千人的超級教會,每年增長的人數可以多辦幾間愛民堂;方舟之家是一間不會有增長的教會,因為它只服侍沙田某一地區的殘障人士,懷著基督的愛陪伴他們走人生的路。愛民堂很難成為永光堂,因為我們沒有他們的條件,也沒有這種魄力;愛民堂也不是方舟之家,因為我們沒有他們的愛心、決心和毅力。

 

  回看過去一段日子,我發現神一直在開闊傳道人和執事的眼界,也擴展愛民堂事奉的境界。過去一年出現在愛民堂的青少年,是神托付給我們的,聖靈引領他們回來,是神驅使我們開展青少年工作;另外,愛民堂的差傳事工在質量上都有大幅提升,Sue姐在家庭教會的牧養、三水三自教會的定期培訓、澳門短宣等。最近神也引領我到廣東省去教授神學生。接下來神要愛民堂做什麼?我不知道。也許是加強對社區的服侍,也許是更多參與院牧事工,也許是善終服務。只要是聖靈的工作,他就會賜下恩賜,我所講的恩賜,是指神把有心和有能力的人賜給教會,讓我們去服侍祂選定的對象。神揀選愛民堂去這樣服侍祂,是我們的榮耀。這也是神賦予愛民堂的身分和個性,我們的服侍就是我們的成就,不在乎教會的大小或名聲。所以弟兄姊妹,不管你有多少能力、時間,回應神的呼召,事奉人,就如事奉祂。





教廷與中國(二)

日期:7月9日 2006年

作者:麥耀安


        要了解教廷與中國的關係,必須理解梵蒂岡的本質,它是一個教會組織,也是一個國家。事實上,教廷(Holy See)是教宗牧養全世界天主教徒的唯一機構,位於梵蒂岡。嚴格來說,不能用「梵蒂岡」這個地名代表「教廷」。因為前者是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由教宗管治,其屬土只有四十四公頃(約三分一個香港迪士尼公園);但教廷在屬靈上所管治的信徒卻達數億,分佈全球。所有信徒都受到天主教法典(Canon Law)的管轄,其中包括要尊重教廷的權威。教宗在地上的屬靈國度伸展到每一個角落。

 

   但是在中國大陸官方的天主教會裏,教廷失去了對教會和信徒的管轄權。政教分離已實行了數百年,基督的信徒被教導要順服世上的掌權者,在世俗事務上要效忠國家;但在屬靈層面上,他的生命是屬於耶穌基督的,要效忠於神,若國家干涉信徒敬拜和對神的效忠,信徒應順從神。教廷和中國政權的鬥爭,也是這一種應該效忠誰的鬥爭。教廷認為地上所有天主教會都是它的管轄範圍,故任命主教和神甫,是教廷獨有的權利,而每一位天主教徒的心靈都應受教宗的指導。但中國政府認為,教廷不能在中國擁有這種權力,這是干涉內政。因此,若基督徒私下聚會,是違反了中國的法律;但若效忠敎廷,是勾結外國勢力,情況並不一樣。

 

  當然還有台灣的問題。目前教廷(不是梵蒂岡城;梵蒂岡城這個國家沒有外交事務)與台灣有邦交,中國大陸要爭取與教廷建交,從而與全球的天主教徒建立友好關係,對建立其國際形象和國際地位有很大幫助。有人提出中國政府可能以任命主教權向教廷換取邦交。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不過,中國政府不會輕易放棄對宗教事務的掌控,以及容許人民無條件效忠外國勢力,要中梵建交,必先解決中國極為重視的主權問題。







教廷與中國(一)

日期:7月2日 2006年

作者:麥耀安


         現在才來寫這篇文章也許是太遲了一些,但芃蒂岡與中國的轇轕還要糾纏好一段日子,由於這一類新聞涉及基督信仰的一個重要團體,會引起基督徒的興趣,也必然產生很多問題,包括信仰的問題,所以適宜在這裏幫助弟兄姊妹去了解事件的本質。

  中國「私自」按立教區主教,引起羅馬教廷的不滿,認為是干預了教權。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直指中國政府行為「粗暴」。但為什麼國內的官方基督教會按立牧師,卻沒有引起同類的風波?因為中國官方的基督教會並不屬於任何基督教宗派,但國內的天主教會卻與普世的天主教會有「聯繫」,但這種「聯繫」究竟是什麼關係,中國政府和教廷還在權衡鬥爭當中,兩者的鬥爭,表現在委任主教的權力誰屬之上。

  中世紀有所謂教權與皇權之爭,爭鬥的焦點也是在誰有權力委任主教。在1530年代,英國教會臣服於教宗,所有主教均由教宗委任,主教首年薪俸要呈交教廷。但英王享利八世因不滿教宗干涉他的私生活,要求國會通過一條法律,名為《最高權威法》,宣佈享利八世及其王位繼承人為「英國教會在世唯一最高的元首」,直到今日。中國與教廷之爭,在某種程度上是上述這一類鬥爭。

  當年英國與教廷的鬥爭與現今中國的情況當然不同。當年英國的做法是由國會立法,使英國教會脫離羅馬天主教而獨立,成為「英國國教」(這是英國教會的正式名稱,一般俗稱為「聖公會」)。如果教宗當年擁有強大軍隊或可以號召其他天主教國家攻打英國,他會這樣做。但當時宗教改革正如火如荼,基督教世界四分五裂,英國又有一水之隔,要英國教會回歸教宗治下談何容易。這是在政教合一的情況下,國家行政權與教權之爭的結果。今天的鬥爭沒當年的白熱化,但情勢卻更微妙,因為政教分離已實行了幾百年,中國政府透過國內天主教會與芃蒂岡爭權,並不要求教會與教廷決裂。在教廷方面,它面對的是一個屬世的政權,無法施展屬靈權力,只能以外交手段應付中國。(下回續)





民主宗教

日期:7月1日 2006年

作者:麥耀安


    不少基督徒很想在聖經裏找到神對政治的看法,可惜聖經沒有直接提到這個問題,因為聖經的目的,不是要解答我們這樣那樣的問題,而是要向我們傳達神的信息,就是在基督裏有救恩。

 

  香港人提到政治,就會想到爭取民主。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沒有一個完美的政治制度,包括民主制度,而民主制度也有好幾種運作模式。不過,針對人的自私心和其他的罪惡念頭,防止有人濫用權力,做成無可挽回的大惡,民主制度比較可取。但民主也有它的缺點和問題,政府和民間勢力可以利用民主制度公開作利益交換。回想十多年前,在外國居住的地方選省長,有黨派在當選後,大幅提高政府外判工程的時薪,明益把該黨捧上台的工會(他們的時薪本來已很高),令我們這些收入不高,卻要交重稅的市民十分氣憤。當然,這不是民主的失敗,正因為民主,不服氣的人可以下一次把不滿意的政權拉下台,但民主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是顯而易見的。


  民主制度有缺點,但有部分爭取民主的香港人,卻把它奉為宗教信仰,以為爭取得民主,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但這不是無知,就是騙人。民主吸引人之處,是一般無權無勇的小市民可以展示力量,一吐烏氣,五十萬人遊行反對廿三條立法,而且成功,讓很多參與者感到驕傲,其中不免夾雜有權力感,本無不妥。但基督徒要小心,追求民主,享受權力,若到了一個地步,要在這些行動中才能找到自我,或把它視為高於一切的價值,就有奉民主為宗教信仰的危機。





昔日文章

2021     1月
2020     1月     4月
2019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2018     1月
201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201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4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3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2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1     1月     2月
2010     1月
2009     1月     2月     3月     4月
2008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