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文章

Go Home

身分個性

日期:9月24日 2006年

作者:麥耀安


        上星期談到愛民堂的身分、事工,意猶未盡。我們剛投票通過愛禾堂自立的議案,很多弟兄姊妹很快想到,愛民堂可以開始擴堂的構想。擴堂會是愛民堂未來幾年的一個重要議題,實際上也是相當花心思和精力的一個議題。但我不希望愛民堂過於耗費精力在這方面,主要原因是,愛民堂的身分個性,愛民堂若為神所喜悅(這要問神),不在於我們人多勢眾或佔地廣闊,而在於我們回應神的呼召,做一間按祂心意而行的教會。

 

     神創造的人,每一個都有不同的身分個性。《哥林多前書》十二章說,基督是一個身體,卻有許多肢體。「許多」的意思是「不同」,有頭、有手、有腳、有眼、有耳,不是全部肢體都是頭,都是手、都是腳;而且聖靈按祂的心意,把恩賜分給各人;這是說,若你是耳朵,不要羨慕別人是眼睛,因為聖靈的心意,是把你造成漂亮、可愛的正版耳朵,而不是冒牌的眼睛。《哥林多前書》十二章是講信徒在教會中的配搭事奉、互補互愛,不過伸延到不同教會的互相補足也無不可。

 

  愛自己、「做自己」是最有安全感和最快樂的事,因為我們在神裏面尋得了自我,在拼圖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聖經說,神按我們的名字呼喚我們,名字代表一個人,你必須知道自己是誰,人家叫你的名字,你才能答應。神按名字呼召我們,是要叫我們做回自己,以達成神創造我們的目的。任何人都沒有可誇之處,也沒有自卑的餘地,所以使徒保羅要求弟兄姊妹看自己「合乎中道」,即合乎神創造我們的目的。愛民堂只能在神的心意裏,才能找到自己的身分個性。我們就從現實出發,細心留意神的引導,按神給我們的名字事奉祂。 





盲闖「鑽石山」

日期:9月10日 2006年

作者:麥耀安


      「我從前年幼,現在年老,從未見過義人被棄,也從未見過他的後裔討飯。」(詩篇三十七篇25節)

 

       聖經的話,我們總是不信。

 

  香港這個社會回報勤奮的人。我們應該勤奮,努力工作,處事精明,謀求上進,然後升職、加薪、買房子,為自己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家;而且要為退休作準備。以任何人的價值觀來說,這都沒有大問題。神也回報勤力和精明的人。箴言說:「我經過懶惰人的的田地,無知人的葡萄園;只見到處長滿蒺藜,地面蓋滿刺草,石牆也倒塌了。我看了,就用心思想;我見了,就領受了教訓。」(廿四30-32)聖經只要求「有」的人,顧念一下「沒有」的人,這也是多數基督徒樂意去做的事。所以我也不時呼籲有能力的人,在奉獻以外,也做善事。最好是定期去做,自動轉帳,免得時常為行善而爭扎。

 

  有餘而行善是做人的福氣,所付出的不多,所謂「豐儉由人」,但回報卻極豐厚。願意行善的人,一定比不願意的人快樂,也較有安全感,他清楚知道,即使付出了,其實對現在、甚至將來的生活都沒有影響,若不謹慎理財,錢還是不知如何的花了。還有就是上面詩篇的話,神必然看顧義人和他的後代。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很多人擔心子女「搵唔到食」,於是從子女五歲開始,就給他們提供任何對將來的競爭力有幫助的訓練。我不否定父母這種苦心,「勤有功、戲無益」,多學點事總會比人優勝。我只怕父母忘了「敬虔能得大利」這句話,把子女訓練成一副「搵錢機器」,自己成為教練,卻放棄「敬虔」,就如放棄一條平坦而豐盛之路,盲闖「鑽石山」。我們其實可以雙管齊下。 





愛得不夠

日期:9月3日 2006年

作者:麥耀安


        基督教時常提到捨己、愛神,因此使人容易有一種誤解,以為基督教只是要求信徒不斷的放棄自我、犧牲、為他人而活,以捨棄今世來賺取來生。我也時常覺得裏面的「自我」阻礙了我與神的溝通,引誘我不去遵行神的話;因此在我的教導中,「放下自我」是一個經常出現的主題。

 

        但對付「自我」只是信仰的其中一個步驟,在對付「老舊的我」之同時,我們還要培育「新的我」。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羊(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我們在世得到耶穌所賜的豐盛的生命,而且延續到永恆,才是耶穌來到世上的本意。要得到豐盛的生命,必先捨己,拋棄了舊的,才會有新的。早前參加愛禾堂一個團契,我告訴團友家裏的電視發出雜音,又出現畫面從彩色變黑白的情況,他們竟然恭喜我,說我可以明正言順換一部新電視了。除舊迎新是好事,但在信仰生涯中,多數人還是在對付「老我」的階段,沒有積極培育「新人」,以致生命停滯不前。

 

  我們要「捨棄自我」,也同時要「愛自己」。我們生命成長緩慢,除了捨棄得不夠多,也是愛自己不夠多。人與人的關係疏離、冷淡,固然有客觀的環境因素,但究其原因,我們愛人不夠,首先是由於我們愛自己不夠。我們對生命缺乏熱誠,時常感到無奈。我們的愛,缺乏到達一個地步,使我們不大願意去了解自己,不願意改進自己,甚至自我傷害。閱報說香港15%的老師因失望沮喪而自殘,我們對自己猶自如此,那裏還有能力去愛、去了解和體諒別人。

 

「愛不夠」是我在事奉上最大的缺失。請求弟兄姊妹為我祈禱。你們也要互相代禱,使教會也充滿愛。耶穌說:「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約十四23),那裏有人順服神,那裏就有愛。





昔日文章

2021     1月
2020     1月     4月
2019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2018     1月
201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201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4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3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2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1     1月     2月
2010     1月
2009     1月     2月     3月     4月
2008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