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文章

Go Home

愛民三跳

日期:11月30日 2014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上星期一,愛民邨在三小時內發生三宗跳樓自殺的事件,震動全邨。三位自殺者都患了不同的疾病,為免再受病魔折磨,選擇了結生命。本邨幾間教會昨天下午在其中一個事發地點舉行詩歌祝福和祈禱聚會,希望帶給邨民一些正面的訊息,本堂也會向幾家人提供財政支援,幫助不多,但也希望死者家人感受到仍有人關心。之後,我們會盡力給他們提供各種協助,讓他們渡過這段傷心難過的日子。

 

  在事件之後,有人提議把邨內的圍欄加高,由現時的三呎加高至五呎,這當然可以阻止部分老弱人士跳樓,因為他們根本跨不過加高了的圍欄,但人人都知道,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香港生活已經緊張,還要把居所變為監房一般,民眾壓力加大,甚至會導致更多的自殺事件。

 

  根據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香港的自殺率大約是每十萬人有12人,在110個國家之中排名32,屬於前列分子,但比韓國的28人和日本的21人為低。中國排名63,只有不到7人。一般來說,經濟越發達的地區,自殺率越高,而最低的尼泊爾,自殺率是零。尼泊爾衡量國家成就的計算方法是國民快樂指數,而不是反映財富或經濟水平的國民生產指數,若說尼泊爾重視的價值觀與零自殺率沒有關係,很難令人相信。

 

  香港是經濟城市,佔領事件表面上是爭取普選,但反映的是年輕人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香港,他們不滿足於賺錢,也不想香港繼續只重視金錢價值。在這方面,我認同年輕人。





尊重

日期:11月23日 2014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幾天前在大學畢業禮上,提醒學生表達意見時要尊重別人,並且引用多位中國近代著名人物曾國藩、林則徐、胡適和語言學家季羨林等人的經歷和詩文,苦口婆心地要求學生尊重畢業禮這個莊嚴的場合。他這番話是在頒授學位儀式之後說的,在此之前,有幾位學生在台上作出一些不符合學術禮儀的舉動,例如有人下跪要求陳新滋接黃色雨傘(下跪並非民主姿態,司徒華在生時已言及),有人叫一兩句口號,但整體來說尚算平和,大家都可以接受。

 

  我也出席了那天的畢業禮,我發覺除了少數學生不尊重大會安排,堅持表達意見外,出席畢業禮的家長其實也不懂得尊重。頒發畢業證書到了一半,已經開始有家長離去,到頒授完畢,仍在座位上的家長不到一半。香港很多人十分現實,家長來是看自己子女畢業,我看完就走。校長引詩作文,苦悶不堪;學生答謝致辭,與我何干,管你甚麼學術禮儀,老子有事好沒事好,今天不跟你磨蹭,對不起先走了。

 

  這其實也是消費主義作祟,過去幾年購買了貴大學的服務,今天完畢,就此告別,好像一餐晚飯,吃過了付鈔就走,還要跟你哈腰問好嗎?陳新滋校長大談讀書人的尊嚴氣節,在這個不懂得尊重人的社會,就跟他引述的詩詞一樣,顯得退色縐褶,與當前氣氛格格不入。除了法治,香港近年損失的還有禮貌和尊重,只要我胸中有所抒發,我就可以隨時大放厥辭;只要大爺喜歡,我拍拍屁股就走。在這個任意而為的時代,可能大家都有點衝動要自由發揮,但聖經卻教導要節制。





閱讀與信徒素質

日期:11月16日 2014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宣道會香港區聯會今年初做了一個全宗派的問卷調查,愛民堂大部分兄姊都曾經參與,最近有了初步的調查結果,教會在分析及商討後會向會眾公佈。其中一個調查項目與教會事工沒直接關係,卻對信徒素質有一定的影響,那就是閱讀。

 

  調查發現,宣道會會眾每年閱讀兩本或以上的屬靈書籍者,佔大約42%(愛民堂更差,只有34%),其中青少年閱讀人數更低,12-19歲的人只有約30%,到20-29歲升至約40%,仍及不上其他年齡層。調查人員指出,20-29歲閱讀率急升,未必是年輕人長大了喜歡看書,而可能是不看書的年輕人較容易離開教會。不看書的人走了,閱讀率自然上升。

 

  很巧合,早前也有一些報導指出,中國人普遍不喜歡看書。有調查說中國人平均每人每年只看0.7本書,但韓國人每年看7本書,日本人看40本,俄羅斯人看55本。前幾期的《時代雜誌》也有類似的報導,數字也差不多。

 

  文化人李怡最近接受電視訪問,他說自己推動香港人讀書幾十年,讀書的人越來越少。他說,閱讀是一個深層思考的過程,沒閱讀、少閱讀,每天只看面書,只得到資訊,不能塑造一個人的深厚文化底蘊和內涵。擴而充之,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也如是,無怪乎國人在外的行為舉止總為人垢病。基督徒群體呢?也一樣,不閱讀、少閱讀,難有深度的信仰,主日學的教導不能取代閱讀時自然而然的深度思考,以及與作者的心靈交流。所以,請多閱讀吧,你可以從每星期的週刊文章開始。





聖經和信仰

日期:11月9日 2014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上星期有二十位弟兄姊妹受洗,認信基督是神的兒子,並藉此正式加入教會成為會友。每次洗禮都讓我有機會再次反省我們的信仰,教會有沒有偏離正統信仰?我們一向持守的信仰準則是甚麼呢?這對教會的生命是重要的。

 

  最近翻看七年前某信仰研討會的文獻,楊慶球牧師發表的文章指出,早期教會視耶穌為上帝啟示的中心,我們今天的信仰是繼承當年的信仰而來的。但耶穌沒寫下片言隻字,祂的教訓都經由使徒留傳下來。所以我們的所有教義,都以使徒寫成的新約聖經作為準則和權威。使徒就是當年跟隨過耶穌,與他一起生活,見證祂復活的人,例如彼得、馬太和約翰。

 

  所以基督教信仰有一個很清楚的來源:耶穌是上帝的啟示,這啟示由使徒保存下來。由於在初期教會,新約聖經還未寫成,所以使徒的口傳教訓就成為信仰標準,也因此,那一卷聖經可以列入新約的正典,要衡量它是否來自使徒,以及其內容與使徒的教訓是否相符。

 

  使徒對耶穌的理解,也非出於自己,而是上帝啟示的。當彼得承認耶穌是永生神的兒子時,耶穌說:「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太十六17),約翰也說:「凡認耶穌為神兒子的,神就住在他裏面,他也住在神裏面。」(約壹四15)保羅更說:「若不是被神的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林前十二3)這就是我們得救的確據。二十位弟兄姊妹,也許他們的屬靈生命、知識、對基督徒應有的生活行為在理解上有參差,但他們獲得啟示,認信基督是神的兒子,確認了他們和神的關係,是不容懷疑的。





茶餐廳

日期:11月2日 2014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很多香港人近年一直在尋找自己的身份,對一些能夠代表香港本土特色和文化的事物都寄托上一種情感:紅白藍袋、曾灶財的塗鴉、獅子山、皇后碼頭、灣仔街市、以及街頭三寶:魚蛋、燒賣、碗仔翅。這些香港象徵彷彿給香港人帶來某種尊嚴,可以自豪的對人說,我們也有自己的東西。

 

  在眾多的香港文化象徵中,我覺得茶餐廳最具有生命活力,而且在生活和經濟層面也有實質貢獻。一位弟兄曾對我說,他招呼一位外國客人到茶餐廳吃飯,那位客人對茶餐廳能夠提供中西各式種類如此眾多的食物飲品,感到十分驚訝;而餐廳上菜的速度也令人佩服。那位客人無法想像以那種模式管理運作,才能維持如此高效率和盈利。但香港人的經驗是,全港十八區幾乎每一間茶餐廳都具備極高效率。

 

  我特別佩服茶餐廳的伙計。他們記憶力驚人,充滿自信,意態悠閒,有耐性,不卑不亢,部分甚至語帶幽默。伙計很少表露出一種商業性的卑躬屈膝,不管來人的衣著地位,他們都以一種平等尊重、為客設想、有商有量的方式接待。他們大概沒接受過什麼訓練,但全港茶餐廳伙計的表現都達到這種專業水平。上星期和師母到家附近的茶餐廳吃午飯,幾位阿姐四五十歲,手快、腳快、口快,收拾、清潔、落單、送餐,干淨利落,沒有多餘動作和說話。茶餐廳伙計沒什麼學識,部分也許曾經滄海,甚至有點背景,但不要緊,看來只要他們一走進茶餐廳,都能找到自己的身份、尊嚴和自信。來到茶餐廳吃東西的人也是不分等級,而且他們一坐下,似乎也忘記了自己本來是什麼人,甘心被茶餐廳文化掃蕩平服。原來茶餐廳才是香港真正的人民廣場。有趣的是,我覺得愛民堂有點似茶餐廳。





昔日文章

2021     1月
2020     1月     4月
2019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2018     1月
201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201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4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3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2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1     1月     2月
2010     1月
2009     1月     2月     3月     4月
2008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