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文章
Go Home報復
日期:2月15日 2015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把約旦機師用火燒死,挑起約旦政軍民的仇恨情緒,誓要報復,出動戰機轟炸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斯蘭國」據點。聖經教導信徒不要報復,人家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若你是約旦軍政大員,又是基督徒,要怎樣面對這種局面?
基督徒面對社會性或國家層面的事情,時常感到困難,既要遵守聖經原則,又要對市民和人民負責任。為甚麼基督徒會有這種兩難處境呢?原因是基督徒把個人生活與社會事務混淆。舉一個例子。若你有萬貫家財,沒有親戚兒子需要照顧,看見街上很多窮人,你變賣一切,把金錢送給窮人,不為自己留下分文,相信會得到社會大部分人的讚賞。一些猫痴狗痴散盡家財收養流浪猫狗也上了報紙頭條,何況為別人捨去所有?但若你是財政司,把政府庫房這樣掏空,會有幾百萬人上街要求把你送進精神病院。
你自己的事,自覺可以承受,無論怎樣做,都沒影響他人。但若你處理的是公眾事務,就不能只考慮自己的信仰或做人處事原則。
樂園
日期:2月8日 2015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另一個對天堂的理解,就是天堂是一個樂園。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對旁邊與他同釘十字架的一個悔改的犯人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和修本,路廿三43)
樂園,當然不是現代機動遊戲和歌舞表演的主題式公園,而是與大自然和諧合一,人與人之間的敵意消除的理想樂土。就是神最初創造的伊甸園式的樂園。《約珥書》這樣形容神應許給人的地方:「到那日,大山要滴甜酒,小山要流奶,猶大的溪河都有水流出;必有泉源從耶和華的殿中流出,滋潤什亭谷。」(和修本,珥三18)樂園是富裕和寧謐的,是一處與大自然和平相處的安息之所,並且與上帝同行。
這種田園詩般的生活,在人類歷史之初就失去,所以很多人期待,我們會在天堂重新尋回這個失去的樂園。十七世紀的英國詩人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對伊甸園有十分細緻的描寫,像玉液瓊漿的溪流、晶亮如鏡的水池、豐沛的草地、小山坡、各種平和的動物、富麗的樹木和花朶,讓人充滿欣喜。他說伊甸園裏長的玫瑰沒有刺,因為那裏沒有敵人。不過,由於人犯罪,這個樂園失落了,但因基督的救贖,我們復活重返樂園。
安息
日期:2月1日 2015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有一天放假,沒什麼特別事要做,而身體因為患上感冒,不是十分舒服,本來可以在床上躺到自己覺得夠為止,但不知何故,心裡面總有一種惴惴不安的感覺,心裡催迫要起床,即使不知道下一刻要做什麼,但百無聊賴地躺在床上,卻不免有罪惡感。人生似乎總有事情要做,沒事都不能讓自己閒蕩,人心總要動,在世上看來難得安息。
天堂的一個重要主題是安息。聖經《希伯來書》第三和四章指出,以色列人雖然進入了迦南地,但他們沒有享受神的安息,而是有另一安息留給神的子民。這另一個安息顯然是指將來在天堂的安息。
安息不是心靈的安靜。要明白將來的安息,必先了解我們在世上的不安是什麼?《傳道書》用勞碌來形容今世的生活。安息其中一個意思,就是脫離世上的勞碌或勞苦。《創世記》第三章講到罪的咒詛,其一是地不合作,人要終身勞苦才能得食,所以人的勞苦源於罪。天堂的安息,就是讓人脫離這種因缺乏而勞碌之苦,特別是那種沒有真正果效,勞而不獲之苦。這種勞苦不單在經濟上,也在社會建設、道德、公義、教育和人際關係上,不管我們花了多少力氣,似乎都是徒勞無功。但將來在天堂,人不再受咒詛,環境也不再受罪的拖累,我們不會徒勞,生命的勞作會得到真正的果效。
昔日文章 | 2021 | 1月 |
2020 | 1月 4月 | |
2019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 |
2018 | 1月 | |
2017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 |
2016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
2015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
2014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
2013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
2012 |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
2011 | 1月 2月 | |
2010 | 1月 | |
2009 | 1月 2月 3月 4月 | |
2008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
2007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
2006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