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文章
Go Home福音更寶貴之處
日期:9月27日 2015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未墮落的人(即未吃禁果的亞當、夏娃),與獲得耶穌基督拯救的人,有甚麼分別呢?我們因著神的兒子在十字架上的代死救贖,是不是就回復到未墮落前的景況,像當年亞當和夏娃一樣?還是有別的甚麼不同?
早前區聯會透過堂會郵購的一本書《福音的核心》,作者范德和教授引述十九世紀福音派神學家,以及宣道會創辦人宣信博士的著作,解答上述的問題,指出得救的人比墮落前的亞當和夏娃更尊貴:
「未墮落之人,只是按神形象所造的物,比天使微小一點。但得贖之人卻提升超越天使(希伯來書第二章,筆者按),得享神本身之性情,與神子同為後嗣,同坐造物主所賜永恆寶座,有神我們榮耀之首、永恆神子的屬性。」[1]
范德和教授指出,宣信認為未墮落之前的亞當夏娃,只是擁有未犯罪的人性,這是有神形象的的人性,但畢竟還是人性,但獲得神兒子寶血救贖的人,則更加獲得神兒子的榮耀身份,而我們更可以和耶穌稱兄道弟(來二15)。原本比天使微小的人,由於耶穌寶血的救贖,使我們的地位大大高於天使,因為天使只不過是事奉的靈,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即信徒)服務的。所以,救恩的重點不是叫我們學做好人和成為好人,而是直接成為神的兒女,與基督一同承受神的產業。這是福音更寶貴的地方。
福音為何寶貴?
日期:9月20日 2015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苦難和死亡是人生極大的奧秘,而且一生人總會遇上,我們很想知道如何渡過苦難和勝過死亡,所以,上主日很多人來聽易小玲姊妹的見證分享,包括數位附近堂會的會眾。
基督徒跟別人一樣,必須面對苦難和死亡。幾天前三位牧師乘坐舢舨出海釣魚,禮賢會的一位牧師墮海不治,另一位牧師是我們宣道會海怡堂的吳錦明牧師,他只受到輕傷,但心靈的震盪不可輕看;早前因癌肝而一度無法進行換肝手術的那位李先生,也是宣道會杏花邨堂的會友。苦難和死亡是人生無可避免的一部分。
人面對苦難和死亡,無論是自己的還是親友的,都會感到驚恐和傷心,即使基督徒清楚知道死後會在父的懷裏享受安息,到主再來時在新天新地得到神在創世之前為我們預備的基業,我們也無法完全坦然,因為伴隨死亡而來的,是身心靈的深度痛苦,而且可能持續一段長時間,想到這一些,就算是鐵漢子,也無法不感到驚恐。
這就是為甚麼福音如此寶貴。聖經指出苦難和死亡有一個明確的來源,就是罪,即明知道神卻否定神,不承認和接受祂的愛和管治;神的兒子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是為罪人死,叫我們脫離罪和罪的後果:苦難和死亡。這就是得救。我們已得救,但真正和完全的得救要等到新天新地來到,身體得贖的時候(羅八23),聖經形容我們如今的得救情況,是有了神的抵押品:「他又用印印了我們,並賜聖靈在我們心裏作憑據(原文是質)」(林後一22)。這種盼望,叫我們在痛苦中能夠活下去,到了榮歸天國的那天,可以帶着感恩與期待,欣然上路。
荒謬的人生
日期:9月13日 2015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人生是荒謬的,如果沒有神,人生更荒謬。
約六十年前,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一次車禍中喪生,享年四十六歲。他在去世前兩年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是有史以來第二位最年輕的諾獎得主。他是當代公認最出色的一位文學家和哲學家,而且風華正茂,事業如日方中,人生正全力向他投以豐盛的回報。不料,他短暫的人生就此結束。
更荒謬的是,在他屍身的上衣口袋裏,發現一張當天未用過的火車票,他本來的計劃是坐火車的,但在出版社老闆的誠邀下坐上他的汽車,結果雙雙在車禍中身亡。
這位諾獎得主是法國哲學家卡謬(Albert Camus, 1913-1960),著名的作品有《異鄉人》。很多人把他列為「存在主義」哲學家,他本人卻極力否認,他對自己哲學的稱呼,跟他本身的死亡十分吻合:荒謬主義(Absurdism)。
人生的荒謬在於,很多美好、讓人珍惜的事,卻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方式結束;很多醜陋的事,則不斷以不同的面貌形式延續下去。你會問:人生既然荒謬,若它是全善全能的神所創造,豈非更荒謬!
實在的生活
日期:9月6日 2015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undefined" 新細明體?,?serif??=""> 也許很多弟兄姊妹還不知道,我的小女兒芊芊在剛過去的暑假到了加拿大的溫哥華升學,太太利用假期陪女兒到當地兩個禮拜,幫助她找房子、熟習乘坐公車、辦理入學手續、開銀行戶口、購置衣物用品等,並順道探親。這兩個星期,我的人生有一個重大突破,做了一件一生人從來沒做過的事:為自己燒飯。
我其實只煮過三餐飯,燒了五道菜,都是炒蛋和牛肉炒芥蘭這類簡單菜式,即使如此,也鬧了笑話。原來炒芥蘭需要用糖調味,我卻想到用鹽(最後是我也忘記了放鹽)。
能為自己煮食,感覺良好,至少可以稍減將來做獨居老人的若干恐懼。但更大的生活實在感是來自到街市買餸。與菜檔的阿姐打交道,自問不是對手,買多買少任她擺佈。說是擺佈,對阿姐不大公允,其實街市檔口遇到的每一個人都親善有禮、笑面迎人。有次買了節瓜,但不知道要配多少豬肉滾湯,於是取出兩個瓜給肉檔刀手看,他說:「咸蛋瘦肉節瓜湯,十五蚊豬肉,夠了。」他提到咸蛋,我心裏一叮:「對,要買咸蛋。」轉頭去買蛋,除了咸蛋,也買雞蛋。四隻雞蛋一隻咸蛋,老闆說十元,已經少收五毫了,本來要十元五角。我心想,是不是他見我儍乎乎的樣子,少收五毫,不過蛋呈淡白色,不是超級市場的深褐色。我見他和氣可親,又想知多一點街市常識,開口問:「為甚麼這蛋是白色的。」老闆說:「白色是本地新鮮蛋,深色是泰國雪藏蛋。」生活實在感源自這種與普通市民的具體交往,而且使用日常市井用語,讓我覺得更親切。想起耶穌,人家覺得他可親,是因為他在世是實實在在地過生活,與各人交往,不造作,不自命高深,在日常生活中顯出神兒子的生命。
昔日文章 | 2021 | 1月 |
2020 | 1月 4月 | |
2019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 |
2018 | 1月 | |
2017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 |
2016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
2015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
2014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
2013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
2012 |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
2011 | 1月 2月 | |
2010 | 1月 | |
2009 | 1月 2月 3月 4月 | |
2008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
2007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
2006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