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文章

Go Home

創造的語言

日期:3月26日 2017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古代的神學家做神學時是很細膩的。他們看聖經看得很仔細,一般人容易忽略的東西或字詞,他們都花時間研究一番。上星期提到RC組查閱《創世記》第一章,我們都知道神是用祂的說話去創造,但祂用「甚麼說話」去創造呢?我們小組沒有人提出有關的問題。

 

  神學家奧古斯丁卻花了點心思去研究這個問題。他質疑這是不是人的說話,正如耶穌受洗時,門徒馬太記載:「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太三17)他指出,這聲音顯然是一種受造物的振動,也就是今天所說的聲音的頻率。但如果神造天地之前沒有物件,這聲音如何透過物件(空氣)的振動來傳送聲音呢?[1]而且,利用空氣振動傳遞的語言,到了最後一個音之後就消失,他不認為創造的說話,會比所創造的萬物消失得更快。

 

  由於新約聖經的道,原文就是說話。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成肉身的主耶穌,也可被理解為神的說話,這是永恆不寂的言語,常自表達一切,無開始無終結。因此,奧古斯丁認為,在神創造之前,他不可能用物質創造物質,只能用永恆創造物質,所以《創世記》第一章要指出的,是聖父藉着聖子創造,加上第2節提到「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所以創造,是三位一體神的工作,顯示聖經一開始就表達了神是三位一體的本質。

  



[1]聖奧古斯丁,《懺悔錄》,徐玉芹譯,志文出版社,2000年,頁288。







創造的奧秘

日期:3月19日 2017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RC組今年查經的主題是重尋真理。上星期首先查考神創造天地的來歷。有組員問:「神創造天地之前在做甚麼?」這個問題好像有點搞笑,但發問的人是認真的。約1600年前,著名神學家奧古斯丁回答過這個問題,他說自己不會搞笑說:「神為這些人準備地獄。」他認真的回答:神造天地之前,不造一物。[1]

 

  但我們是給奧古斯丁愚弄了。這是邏輯上的必然答案。神造的一切都是「受造物」,所以他在創造之前,不可能造任何物件。

 

  問題來了,若除了神以外,別無一物,祂怎樣創造?我的意思是,若神佔據一切(用另一個說法,甚麼都沒有之前只有神),怎麼還有空間去創造?宗教上有所謂自然神論,即一個山頭是神,一棵樹是神,天是神,海也是神。但基督教認為,神和祂的受造物是截然不同的。若神佔據一切,而受造物又沒有神的任何成份,創造如何可能?

 

  所以有神學家提出,神創造之前要做一件事,就是先退一步,讓出一個空間來,讓祂創造天地萬物。由於天地萬物沒有任何神的成份,它們不能自足,也因此需要神的照料管理。因此,天地在本質上需要神的愛,若萬物離開神,會經歷缺乏和苦難,失去自信,然後做出種種奇怪的事來自存自保,包括彼此傷害和自我傷害。信徒的平安,來自知道和深信神愛你和照顧你,而耶穌在十字架上已證明他的愛,這是創造和拯救的關係。


[1]聖奧古斯丁,《懺悔錄》,徐玉芹譯,志文出版社,2000年,頁293。







唯我獨尊?

日期:3月12日 2017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很多人在信仰上都這類問題:「為甚麼只有相信基督教才可以得救?為甚麼只有基督教的神是神,其他神都是假神?基督教為甚麼如此霸道,唯我獨尊?」

 

  為甚麼基督徒認為只有相信耶穌才能得救呢?我們首先要明白:人為甚要得救?我們需要從甚麼狀況當中被拯救出來?

 

  很多人都聽說過:「宗教都是導人向善。」,如果宗教或信仰的目的只是讓人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或者只是讓人覺得心裡好過,那麼相信任何一個宗教都沒所謂。我有一個大學同學專門教人靜坐,我問他是不是信佛。他說自己沒有信仰,但他教的靜坐能讓你與神/佛陀/真主/諸菩薩/濕婆諸神直接連結(濕婆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比祈禱的效率高得多。

 

  在這個多元社會,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信念,為甚麼要說人家錯呢?當今社會,似乎已沒有「罪」的存在,唯一的罪,就是「指責別人是錯的」這罪。

 

  但聖經告訴我們,人人必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九27),人類面對的是那位不容忍罪惡,會施行審判的神。除了廣義的基督教以外,沒有一個宗教提出可行的辦法能使人免罪。但聖經說,神的兒子耶穌背負人的罪,為世人死,向神還清罪債。由於只有耶穌才能滿足神對罪的要求,所以也只有一個途徑讓人得救。一條數學,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但錯誤的答案卻很多。彼得說:「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這是唯一的方法。






應睡應醒

日期:3月5日 2017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當耶穌受試探時,他可以四十畫夜不吃東西,若是一個平常人,已經早餓死了。但當耶穌和門徒一起坐船橫渡加利利海,卻遇上風暴,船都快滿水下沉時,主卻還在船尾睡覺(太八23-27)。主可以不吃東西,卻不能抗拒睡魔?

  這是對睡眠的最新研究結果:不讓白老鼠睡覺,牠會死得比沒東西吃更早(2017/2/27時代雜誌)。

 

  近日睡得不太好,於是對有關睡眠的報導相對敏感。上述雜誌引述一位神經科學教授說,他以前認為足夠睡眠、良好飲食和運動是健康三大支柱,但今天他否定這說法,如今他相信,只有睡眠是回復精神和身體的唯一有效方法。

 

  不過,在大城市,大約有三分一人每天睡眠時間不足七小時,難怪各種病症肆虐,醫療費用急升。

 

  耶穌在船上熟睡,被門徒叫醒後平靜了風浪,然後怪責門徒沒信心。也許耶穌認為,即使所有人都睡得死豬一樣,船也不會沉,因為有主同在。但在客西馬尼園,耶穌將要被捕,他卻叫醒門徒,因為主不再在他們身邊,他們要自己警醒了。

 

  應睡則睡,應醒則醒。但現代人卻是應睡不睡,應醒不醒,像跟隨耶穌的門徒一樣。當今知識水平高漲,但這一個簡單道理,現代人卻比任何一代人都更難掌握。科技令我們活在一個7/24的生活形態中,刺激不斷,怎能睡得好,醒得好。





昔日文章

2021     1月
2020     1月     4月
2019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2018     1月
201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201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4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3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2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1     1月     2月
2010     1月
2009     1月     2月     3月     4月
2008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