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文章

Go Home

修整

日期:6月25日 2017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近兩年,每逢天下大雨,正堂牆壁都會滲水,有時都頗嚇人。執事會和同工為此事花了不少精神時間,神賜下恩典,我們終於發現滲水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房署的工程組人員發現了正堂左上方一條收集雨水的大渠有裂口,使正堂上方一個原本是橋底的空間積水,積水太多時就會從左方牆壁的木板縫隙滲入正堂,損毀我們的影音設備、電線、地毯和牆壁油漆,也為弟兄姊妹和自修室使用者構成危險。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我們會拆除牆壁上方的木板,大家可能會見到橋底的結構,黑黝黝有點讓人不安。但不要害怕,裡面是封閉的空間,不會有蛇蟲鼠蟻鑽出來。下星期主要是讓路政署人員勘察水渠的損毀情況,評估如何修補或更換,然後再施工,整個過程至少需四五週的時間。有關方面會在正堂搭建一個高台方便勘探和日後工作,直至施工完畢,所以高台會一直留在正堂。因此,正堂的一面會受阻,我們會將所有座位移向靠窗這一邊,座位數目也會減少,其中會有很多不便,請弟兄姊妹原諒、包容和忍耐。

 

  施工的目的是要使教會和自修室將來的使用更耐久和環境更理想。除了修補或更換水渠之外,我們還會做一些預防工程,以確保即使再有渠口爆裂這種意外發生,都不會影響教會和自修室運作。一時的不便,是為了以後的長治久安。基督徒的人生也總有些時候面對類似的修整,也會帶來短暫的痛苦和悲傷,但長遠來說,對我們的生命是有好處的。我們就一同經歷這次修整,忍耐包容,迎接新的美好環境。





直接民主

日期:6月18日 2017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所謂直接民主,就是民眾以後不必再選議員,日常事務由政府負責,政府首長是僱員,而非現時的政治競選;重大的政策,例如是否設立全民退休保障?退休金多少?由全體市民討論和投票決定。政府首長除了為具體執行負上行政失誤的責任外,不必負上政治責任,因為決策是由全體市民負責。

 

  直接民主只曾在古希臘的城邦實踐過。一個城邦小國,成年男子只得幾千人,隔幾個月出來市中心廣場投票,聲音大的一方得勝,事就這樣決定了。之後的二千幾年,國家版圖擴大,人口增多,直接民主變成不可能。不過如今互聯網發達,人人可用電話或電腦投票,要實施直接民主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但即使技術上可行,直接民主也未必是最好的政治制度。古希臘時代,三位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阿理士多德都反對直接民主。[1]他們認為複雜的事情,應該交由有識之士深入思考和討論,理性決策然後實施。若單憑民意決定,容易一時衝動或因短視而犯錯。中國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也有類似說法。《呂氏春秋》說:「聽群眾議以治國,國危無日矣。

 

  民意左右政治,但若政策完全由民意決定,也不一定能作出最好的選擇,因民意容易受表面論據和個別突發事件影響;其實按照古希臘哲學家的想法,議員不應該事事順從民意,而應該對民意有一種批判性的考量,這才是代議民主的作用。


undefined undefined" lang="EN-US" style="color: rgb(0, 102, 204);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alibri",sans-serif;font-size:10pt"="">[1]赫斯特著,《極簡歐洲史》,席玉萍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頁71。







恐襲的目的

日期:6月11日 2017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恐怖襲擊是一場無休止的現代戰爭,與以前戰爭不同的是,傳統戰爭有兩個目的:掠奪和消滅。古代北方遊牧入侵和戰國時代的互相攻伐是這些戰爭的典型。近代戰爭有不同的目的,可能是為了控制交通要道(像美國數十年前出兵巴拿馬控制運河),可能是為了地區政治重組(像美國出兵伊拉克,企圖改變中東政治面貌)。

 

  恐怖襲擊作為一場戰爭,有什麼目的呢?歐洲著名哲學家和歷史學家艾柯(Umberto Eco)指出,恐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破壞受襲陣營的秩序與平衡,讓對方處於震顫狀態,使其不知如何平靜應付,令對方陣營彼此懷疑。[1]觀乎歐美之間因此出現的裂痕,伊期蘭國的恐襲收到預期的效果。

 

  恐襲改變了戰爭的形式。以前的戰爭有一個清楚的前線,今天的恐襲將戰線移到了後方,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到巴黎和倫敦旅遊多了一重風險。可以說,民眾不得已參與了這場戰爭,在切身傷亡威脅下,他們利用民主制度表達自己的關注,於是英國大選主打反恐。施襲者其實也看準了西方的民主制度和輿論特點。由於政客要爭取選票,而大眾傳播的發達又能迅速凝聚共識,於是西方漸漸由間接民主(代議政制)轉為較多的直接民主,即以民意決定施政。民意容易搖擺轉向,而且未經深思熟慮,將來伊斯蘭國更容易透過成本低廉的恐襲或其他行動,影響一國的選舉和外交。


undefined undefined" lang="EN-US" style="color: rgb(0, 102, 204);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alibri",sans-serif;font-size:10pt"="">[1]艾柯:《倒退的年代》,翁德明譯,漓江出版社,桂林,2012年,頁38。







禮儀的功效

日期:6月4日 2017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近日教會接連有四位年長弟兄姊妹安息主懷,需要與家人商量安排喪禮事宜。若家人是主內弟兄姊妹,問題不大,若不是,又或者有不信的家人反對採用基督教儀式辦喪事,也許會有兄姊感到不舒服;一些很少返教會,對信仰一知半解的信徒,甚至懷疑逝者若不能以基督教儀式舉殯,會否不能上天堂。

 

  最近區聯會的《宣訊》邀請了一位神學院院長撰寫有關宗教改革的題目,作者提到改教者與天主教對聖禮的不同看法,主要分別是聖禮是「因事生效」,還是「因人生效」。什麼意思呢?所謂因事生效,就是只要教會正確施行聖禮,例如聖餐,受禮者就得到神的赦罪恩典,不必理會吃聖餐的人是在什麼狀態,這是天主教的觀點。改教者(即基督教)認為,吃聖餐的人必須有信心,才能使聖餐有效,單單是儀式並不能使人得救,換作水禮也一樣。兩者的分別,就如父親把錢存入錢兒子銀行的戶口,即使兒子不喜歡,不願接受,錢已經存進去,你要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另一個方式是父親預備了現鈔,找人交到兒子手裡,但兒子若堅拒不要,父親也沒辦法。

 

  基督教根據聖經,認為聖禮本身不具備一種必然功效,而必須受禮者接受和相信才能生效,所以受了洗的人,不一定得救,而真心相信卻沒機會受洗的人,卻反而會得救。因此,信徒的喪禮若因種種原因不能以基督教儀式舉行,並不會影響救恩,大家可以放心。







昔日文章

2021     1月
2020     1月     4月
2019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2018     1月
201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201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4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3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2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1     1月     2月
2010     1月
2009     1月     2月     3月     4月
2008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