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文章

Go Home

洗禮:上帝的命令

日期:7月30日 2017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寫了一本小書,名叫《大問答》(Large Catechism,原稱德文問答),內容是基督徒耳熟能詳的五大名篇:十誡、使徒信經、主禱文、洗禮和聖餐。路德認為,基督徒對以上的教理,起碼要有點基本而扼要的認識,不然就不能作基督徒。他認為牧師傳道的職責是反覆教導這些問答。牧師探望信徒不是噓寒問暖,而是要求他們背誦和回答信仰問題,每年兩三次,直到滾瓜爛熟為止。

 

  路德引用馬太福音: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28:19)這節經文,路德強調的是上帝的命令,因此洗禮是屬於上帝的,而不是人的思想和發明。信徒要把洗禮當為「超卓、壯麗而崇高的事」。

 

  教會施洗,是奉父子聖靈的名」,這表明是由上帝親自施洗,路德指出這要比任何人或聖徒所作的任何事高貴得多。當時也有人輕看洗禮,認為是「外表的事」。但路德說:「就算是外表的事,也許從來就是這樣,不過,洗禮之得以設立、鞏固和堅證(筆者按:路德接受嬰兒洗禮,所以有堅振禮),乃是因為上帝的道和誡命。[1]由於聖經說:「信而受洗的,就必得救。」(可16:16)因此,人是藉着洗禮這外表之物而取得人生最大的珍寶:得救。而且耶穌本人也受洗,聖靈以可見形狀降下,充滿榮耀和威嚴,若非上帝覺得有所必要,祂不會搞這些大龍鳯。所以,受聖靈感動接受主的信徒,不應再遲疑,坐言起行,立即報名受洗,以免再受魔鬼的延誤和迷惑。



 [1]馬丁路德著,《基督徒大問答》,道聲出版社,2004年5月三版,頁105。







從沒放棄尋找「真我」 

日期:7月16日 2017年

作者:許國洪


        麥牧師上週的文章《從沒放棄的罪》引一位加拿大家長希望嬰兒的出世紙上不列明性別。嬰兒長大後有權(或有成長空間)決定「自我」的性別。本文章嘗試提出,除了大眾認知具有貶意的「自我為中心」 (egocentric)外,「自我」(authentic self) 的正面解讀可以是指「自己尋找真我」。 這也是為何加家長不希望性徵或社會規範建構了嬰兒將來的性別。本文引三類的「自我」模式,特別是人怎樣在社交媒體上表現或尋找「真我」。

        跟據一份2008年學術的期刊文章《在臉書上建構身份認知》,當人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言論和分享生活照片,「我」實際上呈現了三類模式。第一類是「真我」 (true self),當人可以用匿名身分在網絡上發表言論而不易被追究時,真正的我呈現了,因為我不再受社會有型無型的壓力所操控。某程度上這是人的黑暗面 (dark side)。如同麥牧師上週的講道。好人不是因為你道德高尚, 只是你沒有權力任意妄為。

        第二類是「真實的我」(real self)。為了適合社會的規特別是人與人直接的相交,我作出相應的行為。「我是誰」是社會建構下的產品。熟識臉書Instagram (IG)的會友都知道,上傳某些相片會更容易獲得讚許,例如機場登機證、演唱會門券等。反例子是在雨傘運動期間,在臉書留言的人變得額外小心,避免言論破壞友誼。

        第三類是「希望成真的我」(hope-for, possible self)。最明顯的例子是將圖片特別是人像圖修改至完美效果。雖然真身不美, 但你也可以在虛擬世界裡塑造另一個你。又或是你渴望多去旅遊, 所以多分享別人的外遊照片和相關資訊網站

        自我決定男女的身分當然是將怎樣尋找真我推至限, 因為這明顯是違反了社會持之以久的規範。但是另外一種自我建構「真我」的模式,正在每分每秒在虛擬世界裡發生。







從沒放棄的罪

日期:7月9日 2017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我是誰?」這是一條讓人類永遠迷惑和沉醉的問題。但最近加拿大的一個案例,把這問題所衍生的困惑推上一個新高點。英國廣播公司今年7月4日一篇報導說,加拿大卑詩省向一位八個月大的嬰兒發出健康卡(類似香港的針紙),但沒有列明嬰兒的性別,因為家長不想嬰兒被確定性別,要待這嬰兒長大,對自我有足夠認識後,才由自己決定屬哪一個性別。報導沒有說明嬰兒的生理構造,是世人慣指的男嬰還是女嬰。

 

  這位家長名叫Kori Doty,不知道是嬰兒的父親還是母親,因為這人自認為是超越兩性的人類,不想被定型為男人或女人。這人反對在嬰兒出世紙上列明性別,衛生當局因此拒絕頒發出生證明,事件仍在司法覆核中;而健康卡「性別」一欄,以U代替M或F,U代表「未確定」或「未編定」,英國廣播公司指出,這是世界首例。

 

  在我們大多數人身處的「舊社會」中,知道自己是男是女,是生存和立足世上的根本。到今天為止,在法律上和社會上,性別是由生理構造決定的,人沒有選擇。由不同性別的人組成家庭,成為社會的基礎單位,這依然是現今社會的主要結構,但過去數十年對「自我」無限的高舉,已讓愈來愈多「自我」(稱呼人為「自我」也許更恰當,並無貶意)爭取脫離別人加於他們身上的束縛。擺脫被上帝或上天賦予的身體,和從這身體而來的性別,可以說是一種對「被賦予的生命」的最大反抗。「自我」不要「被賦予」,他要由我來創造,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切。自己做上帝,是人自古至今從來沒放棄過的罪。





生命工程

日期:7月2日 2017年

作者:麥耀安牧師


  從這個星期開始,正堂正式開展滲水維修工程。在施工期間崇拜也許會受到某程度的影響,弟兄姊妹需要忍耐和包容任何視覺上(未必清楚看到講台和投影)、聽覺上(音響系統亦因為被浸壞了也有待更換),甚至嗅覺上(工程中的不同殘餘氣味)的不舒適,但我們都明白這段時間的不方便,是為了日後的長治久安。

 

  教會正堂進入修整、更新的階段,其實人的生命都很相似。我們在平常可能都忽略了自己生命中的漏水情況:可能有時影響不大就視而不見、或者有時實在有其他更緊急的事情要處理就匆匆的臨時堵住漏水的地方、也沒有時間去追尋漏水的源頭,一直等到不得不處理的時候,我們才要忍痛介入、處理,然而,這不是上帝希望我們勇於面對自己真實面的時刻嗎?

 

  學習在上帝面前面對真實的自己,就是要:

1. 搭建高台──建立一個有信任和安全的網絡,預備自己進入生命工程;

2. 進行勘察──真實地進入自己內心、光照出黑暗面和問題的來源;

3. 評估修補──將已呈現的生命問題作優先排序,安排處理的緩急先後;

4. 修補及更換──謙卑地讓上帝在生命中作拆毀和建立的工作;

5. 預防工作──針對過去的軟弱作恆常的屬靈操練,並以禱告的心開展更新日後的新生活。







昔日文章

2021     1月
2020     1月     4月
2019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2018     1月
201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201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4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3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2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1     1月     2月
2010     1月
2009     1月     2月     3月     4月
2008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7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